105_105px;
105_105px;
icon
1920_200px;

社会责任

您所在位置:首页 > 社会公益

乌镇定调互联网金融,百度发力金融迎最佳时机

作者:集团综合办 来源:中丰建科集团 更新于:2016-1-7 阅读:

在刚刚举办的世界互联网大会上,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发布了《全球互联网金融商业模式报告2015》,报告由中央网信办信息服务管理局牵头,被认为体现了决策层的“定调”意图。
行业监管和政策促进往往理论先行,在该报告中,互联网金融被划分为4个大类、14个子类。有解读认为,对互联网金融的正式定名、定义、定位,体现了决策层对于子行业的发展定位以及监管思路正日渐明晰,开放宽容、鼓励试错之后,推进监管的细化和落地将会跟进,游戏规则会更趋于透明和规范。在不久前,互联网金融也首次被纳入国家五年规划建议,显示出政策面对于行业的重视。
鼓励创新的基调未变,行业监管日益规范,巨头们也正以更坚决的姿态发力互联网金融领域。
本周一,百度董事长李彦宏宣布公司重大架构调整,组建金融服务事业群组(FSG),由消费金融业务、钱包支付业务、互联网证券业务组成,并由百度副总裁朱光任金融服务事业群组总经理,互联网金融正式成为继搜索、移动服务、新兴业务后新的战略业务。
其中,百度的发力尤其迅猛。此前1个月,百度已在互联网金融领域“连发三箭”,颇显狼性:与中信银行共同设立直销银行“百信银行”;百度钱包推出‘常年返现计划’,向钱包用户提供1%起的现金返还;联手安联保险、高瓴资本联合发起成立互联网保险公司——百安保险公司。
百度副总裁朱光在世界互联网大会上演讲
相较于创新平台的生猛灵活,巨头的行事风格往往更加审慎稳健。然而在短短1个月,百度在金融领域接连出手,合纵连横,整编业务,升格事业群地位,如此密集地投入财务资源和组织资源,在BAT的竞逐中大有赶超的架势。而发力互联网金融,正可视作百度基于内外产业环境变革的主动回应。
由自身战略考虑,2015年起,百度加速实施由“人连接信息”到“人连接服务”的战略转型,而金融是用户重要的一项基础服务,也是构建完整服务体验闭环中的重要一环,毫不夸张地说,互联网金融是百度成功转型的一个战略级支点。
而互联网金融本身的发展,也正为百度带来成长的新动力。
互联网金融的兴起,本质上由技术演进、金融体系改革以及居民资产负债表的丰富这三股力量驱动,其发展大势不可逆。然而,2015年以来,新兴平台的风险接连爆发,引起监管层关注,央行副行长郭庆平最近在乌镇明确表态,“要有力打击非法集资等各类违法金融问题,明确监管责任,努力实现互联网金融风险监管的全覆盖。”
业内已普遍预计监管力度会加强,执行将更细化,行业野蛮成长的时代即将过去,而一系列问题的暴露,同样是对投资者和产业链上下游的风险警示,高调营销和高收益的揽客效应会衰减,客观上有利于百度这样拥有流量优势和信用背书的巨头公司。
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、人民银行原副行长吴晓灵指出,监管互联网金融要做负面清单
同时,历经多年来各细分业务的探索,巨头们在金融领域的差异化路径正日渐明晰,比如,蚂蚁金服着力于“普惠金融”,腾讯金融定位“成为用户和传统金融机构的连接器”,而百度则在探索互联网与传统金融机构之间的深度融合方面,处于业内领先。
无论是2014年首只基于互联网金融大数据编制的“百发策略100指数”,或是新成立的百信银行、百安保险,百度都力图承袭传统金融机构账户体系、线下网点、风控能力和产品设计能力等核心优势,尝试导入互联网公司的能力和资源……这种兼容并包的定位、创新性探索以及较低的试错风险,正日益受到监管层以及传统金融机构的青睐。
事实上,越是透明、规范的市场环境,往往越有利于市场的在位者或者领跑者。随着规则的日渐明晰、监管力量的强化以及巨头们战略资源的投入,互联网金融领域正在迎来拐点,“马太效应”可能会加速显现。

上篇:

下篇: